研究室生活實錄①:Welcome to Science Tokyo! 新生訓練、研究室歡迎會與章魚燒派對

本文為「 Ch3:研究室生活」系列第 1 篇

學術與社交

休閒娛樂

  • ③富士急樂園一日遊
  • ④多摩川花火大會
  • ⑤福岡自駕遊

社交文化

  • ⑥櫻花樹下的 BBQ 大會
  • ⑦建築系籃球賽風波
  • ⑧忘年會與飲酒會禮儀

本文重點

  • 東京科學大学新生訓練(オリエンテーション)完整流程與注意事項
  • 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獎學金領取方法、代理手續與歸國旅費申請(含避坑技巧)
  • 研究室歡迎會(歓迎会)與慶生會(お誕生日会)的真實經驗分享
  • たこ焼きパーティー(章魚燒派對):日本研究室社交文化深度體驗
  • 研究室 9 位成員完整介紹與人際相處技巧
  • 常見問答(FAQ)

導讀與閱讀建議

這篇文章記錄了我在 2016 年 4 月剛抵達東工大時,從新生訓練、研究室歡迎會到第一次章魚燒派對的完整經驗。如果你即將前往日本留學,或想了解日本研究室的真實文化,這篇文章會幫你:

✅ 了解新生訓練會拿到哪些重要文件(學生證、保險、選課資料)
✅ 掌握獎學金簽名流程(避免錯過導致無法領取)
✅ 學會如何融入研究室(自我介紹、準備土產、參與活動)
✅ 認識日本研究室的社交文化(歡迎會、慶生會、章魚燒派對)

建議先看「快速檢核表」,再依時程逐步完成,最後參考 FAQ 解決常見疑問。

快速檢核表(新生訓練當天必做)

  • 📋 新生訓練前準備
    •  攜帶護照、在留卡與入學許可文件
    •  準備筆記本與筆(記錄重要資訊)
    •  準備台灣土產(鳳梨酥、茶葉等,送給支援室人員)
    •  確認訓練時間與地點(通常在大岡山校區)
    •  預留半天至一天時間(訓練可能較長)
  • 📋 新生訓練當天要做的事 
    • 領取學生證、校園導覽、保險資料、選課手冊等文件
    •  了解選課系統與學分要求
    •  若有獎學金,確認「在籍簿」簽名地點與時間
    •  記下留學生支援室聯絡方式
    •  參加校園導覽(熟悉圖書館、學生餐廳、便利商店等)
  • 📋 研究室報到準備
    •  準備自我介紹(日文或英文,約 1 分鐘)
    •  準備台灣土產送給研究室成員
    •  確認指導教授的辦公室位置
    •  了解研究室會議(ゼミ)時間
    •  主動參加歡迎會與社交活動

新生訓練(オリエンテーション)— 正式開啟留學生活

📅 時間與地點

時間:2016 年 4 月 5 日(通常在學期開始前一週)
地點:東工大大岡山校區(留學生支援室主辦)
對象:所有交換生與新入學留學生

留學生新生訓練

📦 新生訓練會領到什麼?

一進教室,桌上就有一疊厚厚的資料在等著我,內容包括:

文件類型內容說明重要性
學生證可用於圖書館、食堂、體育館等設施⭐⭐⭐⭐⭐
校園導覽校園地圖、各建築功能說明⭐⭐⭐⭐
保險資料國民健康保險、學生保險說明⭐⭐⭐⭐⭐
選課手冊選課系統操作、學分要求、課程時間表⭐⭐⭐⭐⭐
東工大註冊卡用於圖書館借書、電腦登入等⭐⭐⭐⭐
銀行開戶指南SMBC 銀行開戶流程⭐⭐⭐⭐
獎學金說明(若適用)在籍簿簽名方法、發放時間⭐⭐⭐⭐⭐

💡 小提醒:這些文件非常重要,建議整理成資料夾妥善保管。學生證務必隨身攜帶(可享學生優惠)。

🎒 為表達感謝,準備台灣土產

為了感謝留學生支援室工作人員的辛勞,我準備了一盒鳳梨酥送給他們。他們總是耐心地用英文(或簡單的日文)回答我無數的問題,幫助我順利完成各種手續。這個小小的舉動,不僅表達了感謝,也讓我們之間的互動更加溫暖。

💡 文化小知識:在日本,送禮(おみやげ)是表達感謝與建立關係的重要方式。不需要太貴重,心意最重要。推薦台灣土產:

  • 鳳梨酥(微熱山丘、佳德等)
  • 茶葉(東方美人茶、高山茶)
  • 面膜(我的美麗日記等)
  • 太陽餅、牛軋糖

獎學金領取方法(超重要!千萬別錯過)

若你有申請到「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短期獎學金」或其他文部科學省獎學金,以下事項務必注意,因為 一旦錯過簽名,該月獎學金就無法領取,沒有任何補救方法!

📝 獎學金領取三大步驟

步驟 1:找到「在籍簿」放置地點

在籍簿(國費外國留學生在籍簿)是證明你「在學中」的簽名簿,必須每月簽名才能領取獎學金。

放置地點

  • 大岡山校區:Taki Plaza 地下 1 樓「學生支援課生活支援組」
  • すずかけ台校區:J1 棟 1 樓「すずかけ台學生支援組」

💡 小提醒:建議在手機行事曆設定每月提醒(如每月 5 日、20 日),以免忘記簽名。

步驟 2:了解簽名截止日期與發放時間

每月有 兩次簽名截止日期,對應不同的獎學金發放時間:

簽名截止日獎學金發放時間建議簽名時間
第一次截止當月月底每月 1-10 日
第二次截止下月中旬每月 11-20 日

範例

  • 若你在 4 月 8 日前簽名 → 獎學金在 4 月底發放
  • 若你在 4 月 18 日前簽名 → 獎學金在 5 月中旬發放
  • 若你錯過 4 月的兩次截止 → 4 月的獎學金無法領取(無論任何理由)

⚠️ 避坑警告:未簽名月份,無論任何理由都無法領取獎學金!即使生病、出國、忘記,都沒有補救方法。請務必設定提醒!

步驟 3:親自簽名並註明日期

到達在籍簿放置地點後,找到自己的名字,用原子筆簽名並註明日期即可。

💡 小提醒:簽名時請使用與護照相同的英文拼音,避免後續核對問題。


🔄 代理手續(若需請假或實習)

若因實習、研討會、回國等原因無法按時到校簽名,可以申請 代理押印(委託他人代為簽名)。申請流程如下:

  1. 至少提前兩個月向學生支援課諮詢(不要拖到最後一刻)
  2. 準備以下文件提交給文部科學省
    • 代理押印理由書(說明無法親自簽名的原因)
    • 研究計畫(說明實習或研討會內容)
    • 對方接受證明(如實習公司的接受函、研討會邀請函)
  3. 取得批准後,委託信任的人代為簽名(如研究室學長姐、留學生支援室人員)

💡 實務建議:若你計畫暑假回國或參加海外研討會,建議至少在離開學校的兩個月前向學生支援課諮詢。 就開始準備代理手續,避免來不及。


✈️ 歸國旅費申請

公費留學期間結束並返回母國時,可獲得 從日本國際機場到母國住處最近國際機場的經濟艙機票(由日本政府支付)。

申請方式

學生支援課會在你留學期間結束前 1-2 個月,以 電子郵件 通知申請方式與所需文件。通常需要提供:

  • 歸國日期證明(機票訂位記錄)
  • 母國住址證明
  • 在學期間表現證明(由指導教授開立)

無法獲得歸國旅費的情況

以下情況 無法申請歸國旅費,請特別注意:

情況說明
❌ 短期回國例如暑假回台灣後會再回日本
❌ 未在規定日期前出發超過留學期限後才離開日本
❌ 因個人因素中途回國自行決定提前結束留學
❌ 在日本就業或繼續留學畢業後留在日本工作或升學
❌ 已獲得其他機構旅費如學校或其他獎學金已提供機票
❌ 違反文部科學大臣誓約如學術不端、違法行為等

💡 小提醒:若你計畫在日本繼續升學或就業,記得提前告知學生支援課,避免影響歸國旅費申請資格。


📄 其他注意事項:外國留學生渡航屆

休假或參加研討會等 短期離開日本 時,需提交「外國留學生渡航屆」(出國申報表)。

提交方式

  • 正規生(修讀學位者):可透過東工大入口網站的申請表單(T2APPs)線上提交
  • 非正規生(交換生、研究生):需填寫紙本「外國留學生渡航屆」並提交至學生支援課

需提交的情況

  • 回國探親(如暑假返台)
  • 參加海外研討會
  • 到其他國家旅遊
  • 任何超過 3 天的離日行程

💡 小提醒:即使只是短期旅遊,也建議提交渡航屆,以免學校聯絡不到你而產生誤會。

研究室歡迎會(歓迎会)— 融入日本學術圈的第一步

完成新生訓練後,接下來就是前往研究室報到,並參加 歓迎会(歡迎會)。日本學校或公司對於新人都會舉辦歡迎典禮,類似台灣的迎新,但更加正式且注重禮儀。

🎉 歡迎會的目的與意義

在日本,歡迎會不只是吃吃喝喝的聚會,而是:

✅ 正式介紹新成員:讓大家認識你的背景與研究主題
✅ 建立人際關係:透過自我介紹與交流,拉近彼此距離
✅ 了解研究室文化:觀察研究室的氣氛、互動方式、禮儀規範
✅ 展現你的態度:主動、謙虛、感恩的態度會讓你更受歡迎

🏠 佐藤研究室歡迎會

在佐藤研究室的新生歡迎會中,我第一次感受到日本研究室的溫暖。地點在研究室附近的居酒屋,氣氛輕鬆但有秩序。大家依序進行自我介紹後,佐藤教授帶領大家舉杯「乾杯」(かんぱい),正式開始聚會。

雖然我的日文結結巴巴,但研究室成員們都很親切地鼓掌歡迎。尤其是 中日混血的本田學長,常常幫我將中文翻譯成日文,讓我能更快地與研究室的成員們打成一片。

💡 自我介紹小技巧

  • 時間控制:約 30 秒~1 分鐘(不要太長)
  • 內容包含:姓名、出身地、研究主題、興趣、感謝的話
  • 結尾鞠躬:說完「よろしくお願いいたします」後,鞠躬 30-45 度
  • 準備中英日三版本:依現場氣氛決定用哪種語言

🍻 歡迎會流程(典型範例)

下面簡單的時程表讓大家知道歡迎會是怎進行的:

時間環節說明
18:30集合在居酒屋入口集合,等所有人到齊
18:45入座新人通常坐在靠近門口的「下座」
19:00開場致詞教授或資深學長姐致詞歡迎
19:05自我介紹每位成員依序介紹(包含新人)
19:20乾杯教授帶領大家舉杯「かんぱい!」
19:25-21:00用餐交流輕鬆聊天,認識彼此
21:00結束敬酒教授或學長帶領「お疲れ様でした!」
21:15二次會(可選)前往卡拉 OK 或續攤

💡 參與小技巧

  • 主動倒酒:注意其他人的酒杯是否空了,主動幫忙倒酒(建立好感)
  • 適度飲酒:不要喝到爛醉失態(會留下壞印象)
  • 主動交流:不要只跟同國籍的人聊天,多認識日本學生
  • 幫忙點菜:若店員來點餐,可以主動幫忙點菜或傳達需求
Lab
Welcome party in the lab

研究室成員介紹(我的佐藤研究室大家庭)

研究室的慶生活動由碩一的中田學姐發起,成為研究室表達感謝和團結的重要活動。我特別重視每位成員的生日,藉由慶生活動更了解彼此的個性與故事。以下依生日順序介紹研究室 10位成員。

  1. 👨‍🎓 森田學長(碩一,5月生日)
    • 第一印象:嚴肅、話不多,常糾正我的日語與敬語使用,一開始覺得他好像不太喜歡我。
    • 後來發現:他其實是為我好!他教我正確的日文表達方式、研究方法、日本職場禮儀。後來我們經常一起在研究室奮戰到深夜、一起打籃球、一起喝酒聊天,他像哥哥一樣照顧我。
    • 難忘時刻:有一次我研究遇到瓶頸,他陪我熬夜到凌晨 3 點,一起討論解決方案。
  2. 👩‍🎓 木田學姐(碩二,5月生日)
    • 特質:對我最好,像母親一樣細心照顧研究室的大小事。
    • 難忘時刻:有一次我在 ゼミ(研討會)報告時,PPT 做得不好被宮本學長(他系教授)嚴厲責備,當下我非常挫折。木田學姐會後主動來安慰我,給予鼓勵,還帶我去吃甜點放鬆心情。她常常對我說「零くん、可愛いね!」(零君你好可愛!),讓我感受到溫暖。
    • 幫助我的事
      • 提醒我研究室會議時間
      • 幫我印課堂講義
      • 教我日本女生的特性與文化
      • 關心我的生活與心情
  3. 👨‍🏫 佐藤教授(准教授,5月生日)
    • 特質:年輕(當時約 35 歲)、英語流利、對待學生如朋友一般。
    • 教學風格:每次討論會都細心教導,從不擺架子。即使我的研究進度落後,他也會耐心引導,而非責備。
    • 難忘時刻:有一次我在學生餐廳一個人吃飯,佐藤教授看到後主動坐過來陪我,聊天時他問我:「在日本習慣嗎?研究室的氣氛還可以嗎?」讓我感受到被重視與關心。
    • 對我的影響:他讓我明白,一位好的指導教授不只是教學術,更是關心學生的全人發展。
  4. 👨‍🎓 本田學長 (碩二,7 月生日)
    • 背景:中日混血,母親是中國人,父親是日本人,精通中英日三語。
    • 對我的幫助
      • 協助我完成畢業論文(翻譯、校稿)
      • 常常與我一起搭電車回家(約 40 分鐘車程),分享日本人注重細節的生活習慣
      • 教我如何使用敬語、如何與教授溝通、如何寫正式郵件
    • 難忘時刻:有一次我要寫信給合作教授,不知道如何用日文表達,本田學長花了 1 小時幫我逐句修改,並解釋每句話的語氣與禮貌程度。
    • 現況:至今我們依然保持聯絡,偶爾會透過 LINE 分享近況。
  5. 👨‍🎓 藤田學長(碩二休學中,7 月生日)
    • 這位學長很少出現在團體活動中,因此我與他接觸不多。
  6. 👨‍🎓 David 學長(博一,8 月生日)
    • 背景:菲律賓人,研究室除了我之外唯一的外籍學生。
    • 共同點:我們常常交流彼此在日本的文化衝擊與適應經驗,他比我早來一年,給了我很多實用建議。
    • 難忘時刻:他教我如何在日本超市挑選食材、如何用最少的錢吃飽、哪些居酒屋便宜又好吃。
  7. 👩‍🎓 中田學姐(碩一,10 月生日)
    • 特質:超級搞笑,研究室的「開心果」,負責聚會與活動的主辦。
    • 貢獻:她發起研究室慶生活動、章魚燒派對、BBQ 聚會等,讓研究室充滿歡樂氣氛。
    • 難忘時刻:有一次她模仿佐藤教授的口頭禪,全研究室的人都笑翻了(包括佐藤教授本人)。
  8. 👩‍🎓 和田學姐(碩一,10 月生日)
    • 特質:超級溫柔親切,像大姐姐一樣照顧我。
    • 幫助我的事
      • 常提醒我應做的事情(如繳交報告、參加會議)
      • 幫我印課堂講義(因為我不會用影印機)
      • 教我日本女生的特性與約會文化
      • 在我緊張時給予鼓勵
  9. 👨‍🎓 山田學長(碩二,11 月生日)
    • 特質:熱愛籃球、幽默風趣、很懂女生、喜歡偶像團體「乃木坂 46」。
    • 共同興趣:我們常常一起打籃球、討論 NBA 比賽、去體育館運動。
    • 難忘時刻:聖誕節時他送我一張乃木坂 46 的 CD,並說:「你來日本一定要了解偶像文化!」
    • 相處方式:他常與森田學長一起抽煙(我不抽煙,但會陪他們聊天),像哥哥一樣照顧我。
  10. 👨‍🎓 村田學長(碩二,12 月生日)
    • 背景:京都人,說話有關西腔,個性溫和。
    • 特質:像父親般教導我各種日本知識(歷史、文化、禮儀、方言)。
    • 共同興趣:我們常常一起打桌球(研究室有桌球桌),他的技術很好,常常讓我幾分。
    • 難忘時刻:他教我如何泡日本茶、如何欣賞日本庭園、如何品嚐清酒。

💡 人際相處心得:初期覺得某些學長姐較嚴格或冷淡,但多數情況是他們想幫助你進步。保持開放心態,你會發現他們其實很溫暖。


たこ焼きパーティー(章魚燒派對)— 日本研究室社交文化

在歡迎會之後不久,為了促進研究室成員們的感情,學長姐們自主在研究室舉辦了 たこ焼きパーティー(章魚燒派對,簡稱 タコパ)。這不僅讓我理解日本人平時的社交活動,也讓我更能融入日本研究室生活。

たこ焼きパーティー(章魚燒派對)

🐙 什麼是たこ焼きパーティー?

たこ焼きパーティー是一種社交聚會,通常由朋友或家人一起參加,大家共同製作和享用章魚燒。這種派對的特點是輕鬆有趣,參與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地選擇和添加各種配料,讓每個人都能享受到自己喜愛的口味。以下為此活動特色:

✅ DIY 樂趣:每個人都能參與製作過程
✅ 創意配料:除了章魚,還可以加蝦、起司、蔬菜、巧克力等
✅ 輕鬆氛圍:比正式聚會更隨興,容易打開話題
✅ 成本低:食材便宜,適合學生聚會

🍳 分工合作,增進感情

在たこ焼きパーティー中,參與者通常會分工合作:

  • 食材採購組:中田學姐與和田學姐負責
  • 烹飪組:森田學長與山田學長負責翻章魚燒
  • 配料準備組:我與 David 負責切章魚、蔬菜
  • 清潔組:木田學姐負責(她總是主動收拾)

除了傳統的章魚燒,我們還嘗試了各種創意配料:

  • 🦐 蝦仁起司章魚燒(本田學長的創意)
  • 🍫 巧克力香蕉章魚燒(中田學姐的搞笑嘗試,結果超難吃)
  • 🌶️ 泡菜起司章魚燒(David 的菲律賓風味)

💡 參與小技巧

  • 即使不會做章魚燒也沒關係,主動幫忙切菜、擺盤或洗碗即可
  • 展現參與熱情(如「我來試試看!」「好好吃!」),就能快速拉近距離
  • 不要只顧自己吃,記得問其他人「要不要試試這個口味?」

🎉 這種聚會不僅僅是關於食物

たこ焼きパーティー更是一個增進感情、分享樂趣的好機會。參與者可以在輕鬆的氛圍中互動,享受烹飪的過程,並品嚐自己親手製作的美食。

在這次派對中,我第一次感受到日本研究室的「家」的感覺。大家不分年級、不分國籍,一起笑、一起鬧、一起享受簡單的快樂。

結語

在這溫馨的佐藤研究室中,我開始了充實且快樂的交換生活。從一開始的陌生與不安,到後來融入這個大家庭,每一步都充滿挑戰與感動。

如果你即將前往日本留學,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你更了解日本研究室的文化與生活。記住:保持開放的心態、主動參與活動、誠懇待人,你一定能建立屬於自己的美好回憶。

下一篇,我將分享在東科大的學術生活:從日文課、英文課到主修課程,從研討會(ゼミ)到學會發表,從零基礎到日文論文的成長之路。敬請期待!

讀者常見問題(FAQ)

Q
新生訓練一定要參加嗎?
A

強烈建議參加!新生訓練會提供重要的校園資訊、選課說明與生活支援,錯過可能會影響後續手續辦理(如選課、保險、獎學金)。若真的無法參加,務必提前聯絡留學生支援室,詢問是否有補救方式。

Q
我沒有獎學金,還需要簽在籍簿嗎?
A

可以,但僅接受美金或歐元,不接受台幣/日幣。且有被凍結帳號的風險,建議使用 SMBC 不需要。在籍簿簽名僅適用於有文部科學省獎學金(如MEXT或日本台灣交流協會獎學金)的學生。若你是自費留學或有其他獎學金,則不需要簽在籍簿。

Q
忘記簽在籍簿怎麼辦?
A

該月份的獎學金將 無法領取,且 無法補簽。這是最嚴格的規定,沒有任何彈性。建議:

  • 在宿舍牆上貼便條紙提醒自己
  • 在手機行事曆設定每月提醒(如每月 5 日、20 日)
  • 與同樣有獎學金的朋友互相提醒
Q
研究室歡迎會需要準備什麼?
A

建議準備:

  • 開放的心態(主動交流、微笑、展現誠意)
  • 簡短的自我介紹(日文或英文,約 1 分鐘)
  • 台灣土產(如鳳梨酥)送給研究室成員
  • 適當服裝(商務休閒,不要穿拖鞋或過於隨便)
Q
研究室成員一開始對我很冷淡,怎麼辦?
A

不用擔心,日本人通常較內斂,需要時間熟悉。建議:

  • 主動參與活動(歡迎會、ゼミ、聚餐等)
  • 主動請教問題(如「這個日文怎麼說?」「這個研究該怎麼做?」)
  • 分享台灣文化(帶台灣零食、介紹台灣節慶)
  • 保持微笑與禮貌(早上見面說「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離開說「お先に失礼します」)

通常 1-2 個月後,關係就會逐漸熱絡起來。

Q
歡迎會需要自己付錢嗎?
A

視情況而定:

  • 研究室主辦:通常教授會負擔大部分費用,學生可能只需分攤小部分(約 1,000-2,000 日圓)
  • 學生自主辦:通常平均分攤費用(約 3,000-5,000 日圓)
  • 新人優惠:有些研究室會讓新人少付或不用付

建議:準備 5,000 日圓現金以備不時之需。

Q
我不能喝酒,會被排擠嗎?
A

不會!日本人理解有些人因健康、宗教或個人因素不能喝酒。只要:

  • 誠實說明(如「すみません、お酒が飲めません」)
  • 點無酒精飲料(如烏龍茶、可樂)
  • 用其他方式參與(如幫忙倒飲料、烤肉、活絡氣氛)

就不會有問題。重點是展現參與的誠意,而非喝酒多少。


相關資源

下一步閱讀

走,來看下一篇!

想稍微複習上一篇?

或是回到EP1目錄看看別的故事?


留言區 Feedback

標題和URL已復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