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為「Ch3:研究室生活」系列第 8 篇
學術與社交篇
休閒娛樂篇
社交文化篇
- ⑥櫻花樹下的 BBQ 大會
- ⑦建築系籃球賽風波
- ⑧忘年會與飲酒會禮儀← 現在位置
本文重點
- 日本忘年會的歷史與文化意涵(從室町時代到現代)
- 忘年會的六大特點與舉辦方式
- 日本飲酒會完整禮儀指南(聚餐前、中、後的注意事項)
- 日本座位文化深度解析(上座、下座的座位安排)
- 倒酒禮儀與乾杯文化的正確做法
- 佐藤研究室忘年會的真實經歷
- 留學生如何在飲酒會中建立良好人際關係
- 常見問答(FAQ)
導讀與閱讀建議
這篇文章是「在日生活」系列的最後一篇,也是社交文化篇的完結篇。忘年會(ぼうねんかい)是日本年末最重要的社交活動,無論是公司、研究室、社團、朋友圈,都會在 12 月舉辦忘年會。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忘年會的歷史、文化意涵、舉辦方式,以及最重要的 飲酒會禮儀。如果你計畫前往日本留學或工作,這篇文章會幫你:
✅ 了解忘年會文化(歷史、目的、特點)
✅ 掌握飲酒會禮儀(聚餐前、中、後的完整指南)
✅ 學會座位文化(上座、下座的座位安排與意涵)
✅ 認識倒酒禮儀(如何正確倒酒、接杯、敬酒)
✅ 理解日本乾杯文化(與台灣「乾杯」的差異)
✅ 體會研究室溫暖(佐藤研忘年會的真實經歷)
建議先看「快速檢核表」,再閱讀忘年會文化與禮儀,最後參考 FAQ 解決常見疑問。
快速檢核表(參加日本忘年會必看)
- 📋 參加忘年會前準備
- 確認忘年會時間、地點、費用
- 準備適合的服裝(正式或半正式)
- 提前 10-15 分鐘抵達(絕對不能遲到!)
- 準備名片(若是職場忘年會)
- 確認是否需要準備表演或遊戲
- 了解參加者名單(誰會參加)
- 複習基本飲酒會禮儀
- 準備話題(回顧今年、展望明年)
- 📋 飲酒會禮儀檢核(聚餐前)
- 絕對不遲到(提前 10-15 分鐘抵達)
- 選擇下座(靠近入口的位置,離門越近越下座)
- 幫忙脫外套(主動幫老師或前輩掛外套)
- 協助點餐(主動幫忙看菜單、傳遞菜單)
- 等待乾杯(不要在乾杯前喝飲料)
- 📋 飲酒會禮儀檢核(聚餐中)
- 第一杯喝啤酒(とりあえず生ビール,總之先來杯生啤酒)
- 等乾杯才喝(幹事下令乾杯後才能喝)
- 乾杯時杯子放低(自己的杯子要比老師或前輩的杯子低)
- 主動倒酒(看到老師或學長姐的酒低於一半,馬上補酒)
- 用雙手倒酒(拿瓶子時用雙手,酒標朝外)
- 用雙手接杯(別人幫你倒酒時,用雙手接杯)
- 等老師開始吃(老師或前輩開始用餐後再吃)
- 積極提問(展現學習態度,不要只顧自己說)
- 適時讚美(尊重對方的談話,適時附和)
日本忘年會的歷史與文化
🎉 忘年會是什麼?
忘年會(ぼうねんかい) 是日本年末的一個傳統聚會,主要是在工作場合或朋友之間舉行,類似台灣的尾牙,旨在感謝過去一年的努力與互相扶持。「忘年」的意義如下:
- 忘記一年的辛勞:回顧今年,忘掉不愉快的事
- 感謝彼此的支持:感謝同事、朋友、家人的陪伴
- 迎接新的一年:為新年做準備,展望未來
📜 忘年會的歷史演變
關於忘年會的起源,眾說紛紜,不過比較多人相信可以追溯到室町時代。
- 1室町時代(1336-1573):「年忘れ」的誕生
當時宮廷貴族間流行一種叫做「年忘れ」的活動,被認為是忘年會的雛形。想像一下,大家一邊吟詩作對,一邊回顧過去一年,展望未來。
- 2江戶時代(1603-1868):「納め會」與「慰勞會」
「納め會」或「慰勞會」等類似活動開始在庶民間流傳。據說,起初是商家裡的員工為了犒賞自己一年的辛勞,增進彼此感情而辦的聚會。武士階級也會有類似活動,年底時會召集家臣們一起吃吃喝喝。
- 3明治時代(1868-1912):忘年會的現代化
忘年會開始在公司行號等團體中盛行,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也逐漸演變成我們今天看到的樣貌。
- 4經濟高度成長期(1950s-1970s):忘年會的黃金時代
經濟高度成長期,公司的忘年會可是盛況空前,山珍海味、美酒佳餚樣樣不少。
- 5現代(1990s-至今):多元化的忘年會
不過現在的忘年會形式就多元多了,有輕鬆的站立式派對,也有小規模的聚餐,各種形式都有。
📊 現在忘年會的特點
1. 目的
主要目的如下:
- 回顧過去一年的努力與成就
- 感謝彼此的支持與互助
- 加深與朋友、同事之間的情誼
文化意涵:日本人重視「感謝」文化,忘年會是一個正式表達感謝的場合。
2. 常見類型
以下為常見舉辦忘年會的類型:
類型 | 說明 | 適合對象 |
---|---|---|
居酒屋聚餐 | 最常見的形式,無限暢飲 | 研究室、小公司、朋友 |
餐廳包廂 | 較正式,有固定菜單 | 中大型公司、正式場合 |
站立式派對 | 輕鬆自由,可自由移動 | 大型公司、跨部門聚會 |
卡拉 OK 包廂 | 邊唱歌邊聚餐 | 年輕人、社團 |
溫泉旅館 | 一泊二食,含溫泉 | 高級公司、重要客戶 |
線上忘年會 | 疫情後興起,用視訊舉辦 | 遠距工作、跨國公司 |
3. 舉行地點
以下為常見地點:
地點 | 特色 | 費用 | 適合對象 |
---|---|---|---|
居酒屋 | 無限暢飲、氣氛輕鬆 | 3,000-5,000 日圓/人 | 研究室、小公司 |
餐廳包廂 | 較正式、菜色豐富 | 5,000-10,000 日圓/人 | 中大型公司 |
飯店宴會廳 | 非常正式、豪華 | 10,000 日圓以上/人 | 大公司、重要客戶 |
公司會議室 | 省錢、自由 | 1,000-2,000 日圓/人 | 小公司、預算有限 |
自家 | 最輕鬆、最省錢 | 依食材而定 | 朋友、親密同事 |
4. 文化面向
以下為常見活動:
活動 | 說明 | 頻率 |
---|---|---|
卡拉 OK | 唱歌助興,展現才藝 | 非常常見 |
遊戲 | 猜拳、賓果、數字遊戲 | 常見 |
抽獎 | 準備禮物,用抽籤決定誰得獎 | 常見 |
表演 | 個人或團體表演(舞蹈、短劇) | 較少見 |
致詞 | 老闆或老師致詞感謝大家 | 幾乎必有 |
5. 對新年的期待
忘年會的雙重意義極為回顧過去與展望未來,常見話題如下:
- 「今年最難忘的事是什麼?」
- 「明年的目標是什麼?」
- 「今年最感謝誰?」
- 「明年想挑戰什麼?」
有些老師可能會在忘年會上發表明年的行事曆,讓大家對新年有初步的了解。
📊 忘年會 vs 台灣尾牙的差異
台灣也有尾牙,以下為日本忘年會跟台灣尾牙的差別:
項目 | 日本忘年會 | 台灣尾牙 |
---|---|---|
時間 | 12 月整個月 | 農曆 12 月 16 日前後 |
目的 | 感謝一年的努力,忘記辛勞 | 感謝土地公,犒賞員工 |
地點 | 居酒屋、餐廳 | 餐廳、飯店、公司 |
費用 | 通常 AA 制或公司補助一部分 | 通常公司全額負擔 |
活動 | 卡拉 OK、遊戲、聊天 | 抽獎、表演、致詞 |
重點 | 社交、建立關係 | 獎金、抽獎 |
宗教性 | 無 | 有(拜土地公) |
強制性 | 較高(不參加會被認為不合群) | 較低(可自由選擇) |
日本飲酒會完整禮儀指南
掌握好飲酒會禮儀非常重要,這能讓你在老師和前輩面前留下好印象,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 聚餐前的禮儀
1. 準時至上:絕對不能遲到(重要程度:⭐⭐⭐⭐⭐)
目前認識的日本人之中幾乎沒有人遲到過,所以跟日本人的聚會是絕對不能遲到。
- 為什麼日本人這麼重視準時?
原因 | 說明 |
---|---|
尊重文化 | 遲到代表不尊重別人的時間 |
集體主義 | 一個人遲到會影響整個團體 |
效率考量 | 準時才能讓活動順利進行 |
社會壓力 | 遲到會被認為沒禮貌、不負責任 |
- 建議抵達時間
- 提前 10-15 分鐘 抵達
- 若真的會遲到,一定要事先告知
- 用 LINE 或 email 說明原因與預計抵達時間
2. 座位安排:選擇「下座」就座(重要程度:⭐⭐⭐⭐⭐)
年紀較輕的都需要選擇「下座(げざ)」(靠近入口的位置)就座。主動幫忙點餐、分菜等等,展現積極的態度也很重要。以下解析日本座位文化:
座位 | 日文 | 位置 | 誰坐 |
---|---|---|---|
上座 | かみざ | 離門口最遠、最裡面的位置 | 老師、老闆、最年長者、貴賓 |
下座 | げざ | 靠近門口的位置 | 學生、新人、最年輕者 |
- 為什麼會有這種座位安排?
原因 | 說明 |
---|---|
歷史背景 | 古代日本,靠近門口的位置較危險(容易被攻擊),所以地位高的人坐裡面 |
服務方便 | 坐下座的人方便幫忙點餐、倒酒、開門 |
尊重長輩 | 讓長輩坐在最舒適、最安全的位置 |
階級文化 | 反映日本社會的階級觀念 |
- 座位選擇技巧
- 看到老師或前輩進來時,不要搶上座
- 主動選擇靠近門口的位置
- 若不確定,可以問幹事或前輩
- 謙讓是美德,不要爭奪座位
要點:離門口越遠,就是職位越大的人坐的地方。
3. 外套保管:主動協助(重要程度:⭐⭐⭐⭐)
老師或前輩脫外套時,要積極協助,幫忙掛在衣架上。
- 為什麼要這樣做?
- 展現體貼與細心
- 讓老師或前輩感到被尊重
-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 具體做法
- 看到老師或前輩脫外套時,主動上前雙手接過外套
- 說「お預かりします」(我幫您保管)
- 掛在衣架上或放在指定位置
🍺 聚餐中的禮儀
1. 第一杯飲料:「とりあえず生ビール」(重要程度:⭐⭐⭐⭐)
在日本很常聽到「とりあえず生ビール(中文:總之先來杯生啤酒吧)」,這是為了讓乾杯的流程順暢,最好選擇容易提供的啤酒。
- 為什麼第一杯要喝啤酒?
原因 | 說明 |
---|---|
效率考量 | 啤酒最容易準備,可快速上桌 |
統一流程 | 大家都喝啤酒,可以一起乾杯 |
傳統習慣 | 日本忘年會的傳統,第一杯一定是啤酒 |
社交禮儀 | 展現合群與配合度 |
- 如果不會喝酒怎麼辦?
- 可以先喝一口意思一下,再換成別的飲料,或直接點無酒精啤酒(ノンアルコールビール)
- 近年來第一杯不用啤酒的風氣也慢慢興起
2. 乾杯:等幹事下令才能喝(重要程度:⭐⭐⭐⭐⭐)
跟中文一口喝光的「乾杯」這詞的意思不同,日語的「乾杯(かんぱい)」比較偏向「敬酒」之意以下為日本乾杯禮儀:
規則 | 說明 |
---|---|
等待乾杯 | 必須在幹事等下令乾杯後,才能入口 |
不能先喝 | 就算自己的啤酒先上來,也要等大家的份都上來 |
杯子放低 | 乾杯時,自己的杯子要比老師或前輩的杯子低一些 |
眼神接觸 | 乾杯時要有眼神接觸,展現真誠 |
說「かんぱい」 | 大家一起說「かんぱい」,然後碰杯 |
- 為什麼杯子要放低?
- 展現對長輩的尊重與謙卑的態度
- 日本階級文化的體現
- 乾杯流程
- 幹事說「それでは、乾杯!」(那麼,乾杯!)
- 大家舉杯,說「かんぱい!」
- 碰杯(自己的杯子比老師或前輩的杯子低)
- 喝一口(不需要真的「乾」掉)
💡 文化觀察:日語的「乾杯」不是真的要一口喝光,只是象徵性地喝一口即可。
3. 倒酒:主動幫老師或學長姐補酒(重要程度:⭐⭐⭐⭐⭐)
這是飲酒會中最重要的禮儀之一。
- 倒酒時機
- 看到老師或是學長姐的杯子裡的酒低於一半時,需要 馬上補酒
- 不要等到杯子空了才倒
- 主動觀察,不要等對方開口
- 倒酒技巧
步驟 | 說明 |
---|---|
1. 拿瓶子 | 用雙手拿瓶裝啤酒或清酒壺 |
2. 酒標朝外 | 倒酒的時候要讓酒標朝外(讓對方看到品牌) |
3. 緩慢倒酒 | 不要倒太快,避免產生過多泡沫 |
4. 倒八分滿 | 不要倒太滿,避免溢出 |
5. 說「失礼します」 | 倒酒前說「失礼します」(打擾了) |
- 接杯禮儀
- 別人幫你再次倒酒時,要 用雙手接杯
- 喝一口後再放回桌上
- 說「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謝謝)
- 如果真不能喝酒怎麼辦?
- 要委婉地拒絕,說「お酒が飲めないんです」(我不能喝酒)
- 或「もう十分です」(已經足夠了)
4. 用餐時機:等老師或前輩開始吃(重要程度:⭐⭐⭐⭐)
- 規則:等到老師或前輩開始用餐後再吃。
- 為什麼要這樣做?
- 展現對長輩的尊重,是一種日本階級文化的體現
- 避免顯得太飢餓或沒禮貌
- 用餐禮儀
- 老師開始吃後,說「いただきます」(我開動了)
- 用餐時閉嘴咀嚼(參考第六篇用餐禮儀)
- 不要發出太大聲音
- 適時稱讚食物「美味しいですね」(很好吃呢)
5. 談話方式:提問與捧場(重要程度:⭐⭐⭐⭐)
這部分屬個人建議,可以的話盡量做到以下兩點。
提問:積極提問,展現學習態度
- 為什麼要提問?
- 展現對對方的興趣
- 讓對方覺得被重視
- 打破冷場,促進對話
- 提問技巧
話題 | 範例問題 |
---|---|
研究或工作 | 「先生の研究は最近どうですか?」(老師的研究最近怎麼樣?) |
今年回顧 | 「今年一番印象に残ったことは何ですか?」(今年最印象深刻的事是什麼?) |
明年展望 | 「来年の目標は何ですか?」(明年的目標是什麼?) |
興趣愛好 | 「趣味は何ですか?」(您的興趣是什麼?) |
日常生活 | 「最近何か面白いことはありましたか?」(最近有什麼有趣的事嗎?) |
- 注意事項
- 不要只顧著自己說,也要懂得傾聽
- 不要問太私人的問題(薪水、戀愛、家庭問題)
- 不要在飲酒會上談論負面話題
捧場對方:尊重談話,適時讚美
- 為什麼要捧場?
- 讓對方覺得被尊重
- 營造輕鬆愉快的談話氛圍
- 展現社交技巧
- 捧場技巧
情況 | 回應 |
---|---|
對方講笑話 | 「面白いですね!」(真有趣!)+ 笑 |
對方分享經驗 | 「そうなんですね!」(原來如此!) |
對方講研究 | 「すごいですね!」(好厲害!) |
對方講困難 | 「大変でしたね」(真辛苦呢) |
對方講成就 | 「おめでとうございます!」(恭喜您!) |
- 身為外國人的優勢
- 日文可能還不是很流利
- 但只要盡量認真聽,也能從中獲得許多情報
- 用眼神、表情、點頭來表達你的專注
👋 聚餐後的禮儀
1. 說「ご馳走様でした」:被請客時必說(重要程度:⭐⭐⭐⭐⭐)
尤其是被請客時,一定要說出「ご馳走様でした(謝謝招待。)」這個詞。
- 「ご馳走様でした」的意義
- 字面意思:謝謝您的招待
- 深層意義:感謝您為了準備這頓飯而奔走(古代要準備食材需要四處奔走)
- 文化意涵:對食物、準備食物的人、請客的人表達感謝
- 使用時機
- 用餐結束時
- 離開餐廳時
2. 表達感謝:電車上或隔天道謝(重要程度:⭐⭐⭐⭐⭐)
電車回程或是隔天向老師或前輩表達感謝之意。如果沒機會見到面,用 email 或是 LINE 表達也可以。以下幾個時機都很適合表達感謝:
時機 | 方式 | 內容 |
---|---|---|
電車上 | 當面 | 「今日は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今天謝謝您) |
隔天見面 | 當面 | 「昨日は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昨天謝謝您) |
隔天未見面 | LINE/email | 「昨日は楽しい時間を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した」(昨天謝謝您讓我度過愉快的時光) |
💡 飲酒會禮儀小結
遵守以上禮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才會有更多貴人願意幫自己,不僅對未來的研究也會很有幫助,也能提早學習基本職場的聚會禮儀。所以盡量把飲酒會當作寶貴的學習機會,積極參與,好好學習。
佐藤研究室的忘年會
12 月 14 日,在幫村田學長慶生後,研究室全員一起前往居酒屋林立的「溝ノ口」站,由中田學姐與和田學姐帶路至預約好的餐廳。
📖 忘年會的活動內容
活動內容包括回顧這一年來的大小事、八卦及分享老師的小孩照片,大家盡情喝酒、談笑風生,享受歡樂的時光。
回顧今年的大小事
- 學術方面
- 今年發表了幾篇論文
- 參加了哪些研討會
- 實驗有什麼突破
- 生活方面
- 今年的旅行經歷
- 有趣的日常趣事
- 研究室的爆笑瞬間
八卦時間
這是忘年會最歡樂的時刻!
- 大家會分享的話題
- 誰跟誰在交往
- 誰的相親經歷
- 誰的糗事
- 研究室的秘密
分享個人新聞
佐藤老師分享了他小孩的照片,大家都覺得很可愛。
- 這個環節的意義
- 讓學生看到老師私人的一面,拉近師生距離
- 學生可以分享自己的煩惱。
我的觀察:
「在飲酒會中,日本人會放下平常的矜持,說出許多平常不會說的話。這就是『本音』(真心話)與『建前』(表面話)的差異。酒精讓日本人放開自己,展現真實的一面。」
🎊 忘年會的溫暖氛圍
這是我第一次參加日本的忘年會,也是我在佐藤研究室最難忘的回憶之一。在這個溫暖的夜晚,我感受到研究室成員之間的深厚情誼。大家不只是同事或同學,更像是家人。這種溫暖與支持,讓我在異鄉不再感到孤單。

結語
從村田學長的慶生會,到居酒屋的無限暢飲,從回顧今年的大小事,到分享老師的小孩照片,每一個片段都讓我深刻體會到 研究室這個大家庭的溫暖。
忘年會不僅是日本年末的一種慣例習俗,這樣的活動不僅增進了研究室成員間的感情,還讓大家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回顧今年發生的趣事,並為新的一年做準備。同時,也讓我感受到研究室這個大家庭的溫暖與支持。
從這次經驗中,我學到:
- ✅ 飲酒會禮儀很重要:準時、選下座、主動倒酒、積極提問
- ✅ 座位文化有深意:上座與下座反映日本階級文化
- ✅ 倒酒是社交關鍵:主動幫老師或學長姐倒酒,展現體貼
- ✅ 感謝要說出來:聚餐後一定要表達感謝
- ✅ 忘年會是寶貴機會:這是建立人際關係的最佳場合
- ✅ 研究室如同家庭:大家不只是同事,更像是家人
如果你即將前往日本留學,我強烈建議你:
積極參加忘年會等飲酒會活動!
遵守飲酒會禮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才會有更多貴人願意幫自己。不僅對未來的研究有幫助,也能提早學習基本職場的聚會禮儀。把飲酒會當作寶貴的學習機會,積極參與,好好學習。
Chapter 3 總結
這是「在日生活」系列的最後一篇文章。從新生訓練、研究室歡迎會,到課堂、ゼミ與學會發表,從富士急樂園、多摩川花火大會,到福岡自駕遊,從櫻花樹下的 BBQ、建築系籃球賽,到最後的忘年會,這一系列文章記錄了我在東科大(舊東工大)交換一年的點點滴滴。
感謝你的閱讀!希望這些經驗能幫助你更了解日本留學生活,也期待你在日本創造屬於自己的精彩故事。
がんばって!(加油!)
讀者常見問題(FAQ)
- Q忘年會要準備多少預算?
- A
依場合與地點而定,可參照下方預算參考表:
場合 地點 費用 說明 學生聚會 居酒屋 3,000-4,000 日圓 通常有無限暢飲 研究室聚會 居酒屋或餐廳 4,000-6,000 日圓 老師可能會補助一部分 小公司 餐廳包廂 5,000-8,000 日圓 公司可能補助 50% 大公司 飯店宴會廳 8,000-15,000 日圓 公司通常全額負擔或大部分負擔 高級場合 高級料亭 15,000 日圓以上 重要客戶或高層聚會 - 繳費方式
- AA 制(割り勘):每人平均分攤
- 部分補助:公司或老師補助一部分,學生或員工付一部分
- 全額負擔:公司或老師全額負擔(較少見)
- 繳費方式
- Q參加日本忘年會一定要喝酒嗎?
- A
不一定,但建議至少喝一點。
- 理由
- 日本飲酒會文化中,酒精是社交的潤滑劑
- 第一杯通常會點啤酒(とりあえず生ビール)
- 若完全不喝,可能會被認為「不合群」
- 如果真的不能喝酒怎麼辦?
方法 說明 喝一口意思一下 第一杯喝一口啤酒,之後換成軟性飲料 點無酒精啤酒 ノンアルコールビール(無酒精啤酒) 委婉拒絕 說「お酒が飲めないんです」(我不能喝酒) 醫療理由 說「医者に止められています」(醫生禁止我喝酒) 💡 重點:即使不喝酒,也要參加飲酒會,展現合群的態度。
- 理由
- Q如何正確選擇座位?
- A
記住一個原則:離門口越遠,地位越高。
- 座位選擇指南
情況 應該坐哪裡 說明 你是學生/新人 下座(靠近門口) 方便幫忙點餐、倒酒、開門 你是前輩/中階 中間位置 不要太上座,也不要太下座 你是老師/老闆 上座(離門口最遠) 最尊貴的位置 - 實用技巧
- 等老師或前輩選好座位後,再選擇靠近門口的位置
- 若不確定,可以問幹事或前輩
- 謙讓是美德,不要爭奪座位
- Q倒酒時有哪些注意事項?
- A
倒酒是飲酒會中最重要的禮儀之一。
- 倒酒完整指南
步驟 說明 注意事項 1. 觀察時機 對方的酒低於一半時 不要等到空了才倒 2. 拿起瓶子 用雙手拿瓶子 展現尊重 3. 酒標朝外 讓對方看到品牌 日本傳統禮儀 4. 說「失礼します」 倒酒前說「打擾了」 禮貌用語 5. 緩慢倒酒 不要太快 避免產生過多泡沫 6. 倒八分滿 不要倒太滿 避免溢出 7. 對方道謝 對方會說「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回應「どういたしまして」 - 接杯禮儀
- 別人幫你倒酒時,用雙手接杯
- 喝一口後再放回桌上,說「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 Q如果遲到了怎麼辦?
- A
盡量避免遲到,但若真的遲到了:
- 事前處理
- 立刻通知:用 LINE 或電話告知幹事或老師
- 說明原因:簡短說明遲到原因(如電車延誤、臨時有事)
- 預估時間:告知預計抵達時間
- 抵達後處理
- 深深鞠躬道歉:90 度鞠躬,說「遅れて申し訳ありません」(遲到真的很抱歉)
- 不多做解釋:簡短說明原因即可,不要長篇大論
- 快速融入:盡快加入聊天,不要影響氣氛
💡 重點:日本人非常重視準時,遲到會給人不好的印象。盡量避免遲到!
- 事前處理
相關資源
下一步閱讀
走,來看下一篇!
想稍微複習上一篇?
或是回到EP1目錄看看別的故事?
留言區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