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研究室生活,閒暇之餘,我也參加了許多課外活動充實在日本的生活,本章主要分享社團活動、與打工。
籃球社合宿
社團種類
首先,我們來認識一下校園中的社團種類。在日本的教育機構中,學生們經常參加分為三類的課外活動:部活、社團和同好會。它們之間的區別如下:
- 部活(ぶかつ、bukatsu):中文可譯為「校隊」
- 出現時期:從中學、高中到大學階段都存在。
- 目的:通常指的是以體育或特定技能(如音樂、藝術或武術)為重點的官方學校俱樂部。
- 投入程度:需要高度的投入和奉獻;練習或會議通常會每日或每週多次舉行。
- 結構:通常有正式的結構,有老師或教練指導活動,經常會涉及到認真的訓練或實習。
- 成員:主要由希望更嚴肅地追求活動的學生組成,有時目標是參加競賽。
- サークル(Circle):中文可譯為「社團」
- 出現時期:在大學階段才出現,甚至到社會人,有些公家機關或是公司也會有提供社團。
- 目的:有分學校認定與非學校認定的客團,但兩者都算較為非正式的團體,圍繞共同興趣(如健行、電影或遊戲)而組成,可以包括各種與興趣相關的活動。
- 投入程度:通常要求較低;會議的頻率相對較少,允許更隨意的參與。
- 結構:與部活相比,組織結構較為鬆散,通常由學生自己管理,教師的參與較少。
- 成員:吸引尋求社交互動和休閒的學生,而不是嚴格的練習。
- 特點:跟台灣不一樣的事,學生可參加與自己不同大學的大學社團,所以並不是所有社團成員都會是來自同一間大學。這種社團的話在日文上稱為「インカレサークル」。
- 同好会(どうこうかい、Doukoukai):中文可譯為「同樂會」
- 出現時期:在大學階段才出現。出社會後也可在網路等地方找到同樣興趣愛好的聚會。
- 目的:這些是由有共同嗜好的個人組成的興趣團體,與社團類似。
- 投入程度:通常比社團更為非正式,強調享受和共同的興趣,並沒有嚴格的時間安排。
- 結構:組織得不那麼正式,經常缺乏學校的官方認可或支持。
- 成員:對於希望非常靈活地參加活動的人士特別有吸引力,通常圍繞個人或小眾的興趣。
總之,儘管這三種類型的團體都讓學生能在學術課程之外探索興趣,但部活是最正式、要求最高的,專注於技能發展和競賽。社團則提供更平衡的方式,強調社交方面和輕鬆的參與,而同好會則提供最大的靈活性,結構最為簡單,圍繞著共同的興趣進行享受。若是還是不清楚三者的差異,下列行動可能會讓留學生們更心安:
- 逛社團博覽會:入學典禮期間及入學典禮結束後,校園內常會舉辦社團的招募活動。各社團成員會分發傳單,因此最好在領取傳單時直接詢問他們。此外,大部分社團都有自己的網站與社群帳號,所以在網路上搜尋相關資料是事前了解社團的方法。
- 參加新生歡迎會:入學典禮前後,經常為新生舉辦活動和酒會,因此請務必確認活動資訊。
- 體驗社團活動:直接加入觀摩會,實際體驗幾天感受一下氛圍,再決定要不要加入。
校園社團簡介
至於東工大本身也有很多社團,有興趣的可以從官網找尋有興趣的社團參加。也可以從以下影片觀看他們的官方介紹。
Part 1
Part 2
加入籃球社
如同上一章節所述,在進入東工大沒多久,一位與我同時來東工大交換的台灣學長推薦我去陪他打籃球,剛好得知會有建築系籃球賽,於是我就開始加入籃球社,每週二晚上就在離「自由が丘」車站約步行20分鐘距離的「宮前小学校」練球,每週日的練習則是在「宮前小学校」附近的「八雲小学校」舉行,邊運動邊跟日本人交流,算是一個不錯的社交場所。



相關資源
- どう違う?部活とサークルの違いを解説
- 【部活・サークル編】部活とサークルってどう違うの?キャンパスライフ基礎知識
- サークル活動 | 在学生の方 | Science Tokyo 旧・東京工業大学
- サークル一覧 – Titech Info : 東工大情報サイト
留言區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