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et’s Have Fun!
颱風夜的多摩川花火大會(煙火)
日本只要夏天一到就會出現很多活動,而看煙火就是其中一件。通常花火大會是夏季日本人必去一次的活動 各種地方都會推出花火大會,配合著攤販們的擺攤,帶動地方經濟;一次研究室聚會中,有人提出要去看煙火,於是大家決定去多摩川花火大會。
日本的花火大會
先稍微介紹補充日本的煙火與台灣的煙火在技術、文化意涵以及施放方式上都有一些差異。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不同點:
技術與設計
- 形狀與結構
- 日本:日本的煙火以其獨特的球形綻放聞名,通常會形成多重同心圓,並且在空中展現出精緻的圖案和色彩變化。這種設計需要高度的技術和精確的製作工藝。
- 台灣:台灣的煙火多數也採用球形設計,但在大型煙火節慶中,會結合音樂和燈光,強調視覺與聽覺的雙重效果。
- 色彩與變化
- 日本:日本煙火的色彩變化豐富,常常在煙火消失前加入色彩變化,展現出日本人對細膩情感的表達。
- 台灣:台灣的煙火色彩多樣,尤其在大型節慶中,會使用多種顏色來營造熱鬧的氛圍。
文化意涵
- 歷史與文化背景
- 日本:日本的煙火不僅是娛樂活動,還承載著深厚的文化意涵,如鎮魂、祈福等。這種文化背景可以追溯到江戶時代,當時煙火被用來祈求慰靈和驅除疫病。
- 台灣:台灣的煙火多用於慶祝活動,如元宵節、跨年等,主要是為了增添節日氣氛和慶祝的熱鬧感。
- 施放時機
- 日本:煙火大會通常在夏季舉行,是日本夏季的代表性活動之一。依照地區不同,但是大部分一次大約一小時至一小時半左右。
- 台灣:台灣的煙火多在特定節日或慶典中施放,如元宵節、國慶日、跨年夜等。依照節慶煙火時間不同,但記憶中像是跨年煙火不到十分鐘就結束了。
總體來說,日本的煙火以其精緻的技術和深厚的文化意涵著稱,而台灣的煙火則強調節慶的熱鬧與歡樂。這些差異反映了兩國在煙火文化上的不同價值觀和傳統習俗。
是「多摩川」?還是「玉川」?
若有經過世田谷區的「二子玉川」車站,會聽到「たまがわ」這個詞,看到活動是「多摩川花火」,可是辦在「玉川」車站附近,搞得我有點亂,後來查了才搞懂。一般來說,「玉川」和「多摩川」的區分如下:
玉川
- 地名使用:玉川常常用在東京都世田谷區或大田區等的地名。
- 歷史背景:江戶時代開鑿的玉川上水,扮演著供給江戶用水的重要角色。
多摩川
- 河川使用:多摩川是流經關東地區的一級河川,從山梨縣一路流到東京灣。
- 地理特色:多摩川流經東京都和神奈川縣的交界,流域內有很多自然公園和休閒區域。
差異重點
- 用途差異:玉川多半用於地名或歷史脈絡,多摩川則是指具體的河川。
- 地理範圍:多摩川是範圍很廣的河川,而玉川通常是指特定區域。
總之,玉川和多摩川在不同的語境下使用,主要差別在於一個是地名,一個是河川名稱。希望大家也能記得這個差別,未來不會再搞混這兩個漢字的用法。
第一次的體驗
為了此次花火大會,好心的教授甚至為了讓大家看花火把報告練習改期,結果…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不,是多了個颱風!前一天晚上,LINE群組裡中田學姐發了個訊息:
「由於颱風關係,看煙火行程取消囉!」
我的內心OS:
「 其他煙火大會都卡在我的期末考期間,也看不到,在日本夏天一次煙火都沒看過,有點扯…」
活動當天,在研究室與村田學長聊天時,意外發現當天活動竟然沒有中止,於是我鼓起勇氣問學長:
「學長,活動沒中止耶,要不要原計畫實施?」
「好啊,我把其他在研究室的人也叫上吧。」
學長回應道。
就這樣,我和村田學長、木田學姐、岩田學長四人,不畏風雨,搭上了電車。車廂裡,穿著浴衣的女生們爭奇鬥艷,姿娜多姿。
可惜,離目的地越近,雨勢也越大。許多人受不了滂沱大雨,紛紛搭反向電車回家。木田學姐也問道:
「要走嗎?」
「走吧!」
村田學長一邊說著一邊毫不猶豫地刷卡過剪票口走出「二子新地」車站 。
過了為了煙火大會特別架設的臨時車站,瞬間變成落湯雞!一邊找尋最佳觀賞地點,一邊逛著像台灣夜市一樣熱鬧的攤販街。

「5、4、3、2、1!」
煙火開始倒數了!學長姐們開始猜測煙火會從哪個方向發射。
咻———碰!
「きれい!(好美)」
全場驚呼。
居然是左右兩邊同時施放!我們一時看右邊,一時轉向左邊,欣賞著煙火的燦爛,同時我也注意到,煙火的光芒會讓五彩繽紛的浴衣顯得更加楚楚動人。看著附近的情侶們,自己如同身在日劇中的場景,感受著夏季的青春。
正看得目瞪口呆時,村田學長突然拍我肩膀:
「零君,要準備走囉!」
「這麼快?不是還有45分鐘嗎?」
正當我滿臉問號地問著,木田學姐就幫忙解惑:
「因為等等人潮會超多,到時候會擠不上電車喔!」
「這樣喔…那我先自己留下來再看一下好了,你們先回去吧?」
「好喔,等一下要注意喔,一定要提早回去耶!」
森田學長叮囑著我。
於是,在與學長姐分開後,我繼續往煙火發射處前進,欣賞更壯觀的煙火。 但看了一陣子,感覺少了點什麼,加上想起東京擁擠電車的畫面,我決定提早十五分鐘離開。正要轉身,就看到人潮像海嘯一樣地往車站湧來,這才明白,原來,日本煙火大會通常看不到最後,不然就要承受擁擠電車的痛苦。
如果跟伴侶或家人一起,就能慢慢欣賞,等到人群散去再一起回家,期待著有朝一日,也有人能陪我一起欣賞全程的煙火。
留言區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