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社會小觀察!文理大不同
或許大家常聽說「日本大學分成文系與理系」的鮮明區隔,但究竟有多明顯?今天就和大家分享,我所體驗到的日本文理差異及其對未來就業的影響。
東工大(現東科大)的理組分類
日本大多數大學將「文系」與「理系」分開,文系涵蓋文學、社會科學、商學、法律等,理系則包括理學、工學、機械、電子、資訊、建築等數理相關領域。先簡單介紹東工大的分組方式。
2024年10月,「東京工業大學」與「東京醫科齒科大學」合併成為「東京科學大學」,於是科系分別方法變成以下情況:
- 理工部(前東京工業大學的學院)
- 理學院:數學系、物理學系、化學系、地球行星科學系
- 工學院:機械系、系統控制系、電氣電子系、情報通信系、經營工學系
- 物質理工學院:材料系、應用化學系
- 情報理工學院:數理計算科學系、情報工學系
- 生命理工學院:生命理工學系
- 環境社會理工學院:建築系、土木系、融合理工學系(研究所的話還有社會人間科學系、創新科學系、技術經營專門職學位課程)
- 醫齒部(前東京醫科齒科大學)
- 醫學部:醫學科、保健衛生學科
- 齒學部:齒學科、口腔保健學科
簡單來說,理工學系由六個學院組成,採取從學士到博士課程無縫銜接的教育模式,強調學生可依興趣選擇專業方向。醫齒學系包含醫學部和牙醫學部,強調培育具教養與倫理觀點的專業醫療人才,並設有針對不同階段及角度的研究生課程,注重跨領域合作與國際視野。
比較特別的是,理工部學生入學第一年無需選系,可先廣泛修讀通識課程,第二年再選擇感興趣的系,提供一年摸索時間。校內還有由校友和學生組成的「学修コンシェルジュ(中文:選修咨詢師)」團體,提供人生指導與規劃,讓學生安心。醫齒部則需入學即選定科系,並一路修讀至畢業。
對日本學生來說,確定主修科系幾乎等同決定未來就業方向,因為求職通常依專業領域尋找相關職位,鮮少有人同時修雙主修。這種「一專精」的職人思維讓日本人在特定領域深耕,但也少有跨領域學習。村田學長曾半開玩笑說:「若有日本學生能成功『ダブルメジャー(中文:雙主修)』,簡直就是天才。」
名校文組分類
接下來會介紹文組的科系,這邊選了兩間全文組大學來對比都是理工的東工大。
一橋大學
在日本,如果說東工大是理組的象徵,那麼一橋大學就是文組的象徵。
一橋大學位於東京都國立市,是日本頂尖的國立大學之一。它以專注於社會科學聞名,涵蓋的領域包括經濟學、商學(經營學)、法學和社會學等,素有「社會科學專門大學」之稱。此大學前身是1875年由森有禮創立的「商法講習所」,也是日本最早設立的商業教育機構,具有深厚的歷史底蘊。其主要分類為下面五項:
- 商學部
- 經濟學部
- 法學部
- 社會學部
- 社會與數據科學部
東京外國語大學
看了一橋大學的科系,有沒有感覺少了什麼呢?沒錯,就是語言相關科系。想要主修語言相關科系的話,就要提到另外一個名校:東京外國語大學。
東京外國語大學位於東京都府中市,是日本外語教育的重鎮,環境適合學習與研究。學校以外國語言學、國際社會學和地域文化研究為核心。它不僅著重語言技能的培養,更深入探討各地文化、歷史、政治與社會現象,讓學生具備跨文化的理解與思考能力。此大學的根源可追溯至1857年的幕府時代「蕃書調所」,當時負責外交文書翻譯與研究。1897年正式設立「東京外國語學校」,累積了150多年豐富的教學與研究經驗。其主要分類如下:
- 言語文化學部
- 國際社會學部
- 國際日本學部
- 大學院綜合國際學研究科(研究所)
文理校園生活大不同
理科生苦哈哈
在併校之前,東工大的男女比約是 9:1。男生明顯佔了絕大多數,也因此校內的理工生們常感嘆社交生活有點枯燥。以下是我跟校內學生們的對話,可以突顯大家對文組生活的羨慕。
Part1:球友們的感嘆
有一次跟籃球社的日本朋友們的聊天。
「我們學校女生好少,除了一些社團活動或打工場合,很難遇到異性互動機會,只好成天跟電腦為伍、苦讀程式和專業科目。」他無奈著感嘆。
「不然其他時間你們都做什麼呢?」我疑惑著。
「如果晚上想要放鬆,頂多就去居酒屋喝點酒、稍微排解理工密集 reading 的壓力。」他望著天空說著。
「我們挖空心思拚命念書,最後畢業進入大公司,安穩地領份薪水。但總覺得整個大學生活好像就『念書+打工+少量的社團』構成了。」另一位球員感嘆著。
Part2:研究室學長的嘆息
有一天,一大早走進研究室,看到學長們躺在椅子上。
「學長,最近在趕什麼啊?感覺你又好幾天沒回宿舍?」我看著他嚇一跳
「還不是實驗數據,教授要我在下週前跑完幾十筆測試,唉,為什麼理工生都這麼累啊?」村田學長從長椅上慢慢坐起。
「辛苦啦~學長是不是也都沒參加社團活動?運動一下順便放鬆?」我問著。
「你也知道,東工大社團活動有限啊,尤其研究室進度落後,可沒時間放鬆呢。看文科的朋友每天在那裡吃喝玩樂,超羨慕!」村田學長抱怨著。
「是不是日本文系生都不唸書啊?」我疑惑著問。
「嗯啊,幾乎就是混日子的感覺。」研究室學長姐們一口同聲。
「並非說所有文科生都完全不努力,只是整體學習要求真的比較低。例如許多文科大學考試題型更注重背誦或論述,不一定需要花大量時間做實驗或學習程式;而且有些課程彈性很大,學生想混也很容易混過去。」和田學姐補充說明著。
文科生笑哈哈
反觀日本私立大學的文組學生,像早稻田、慶應、上智等,從我認識的幾位文科同學口中得知,他們的課程壓力相對小很多;而且有些文科生甚至幾乎不太需要用到電腦。平時的生活重心在於:
- 打工
- 交男女朋友
- 偶爾寫寫 Word 報告
- 參加一些輕鬆的社團(或乾脆不參加)或是多參加交流活動
以下為我跟文組生真實對話,蠻能理解為何研究室學長姐這麼羨慕那些日本文組學生。
Part1:報告又少又簡單
一次在台日交流會上,認識了一位有名私立大學商學院的同學。
「系上的課業忙嗎?」我好奇地問著。
「還好誒,都涼涼的,我大學主要都是忙打工跟社團活動喔。」他邊喝酒邊說道。
「你每天都在打工或跟朋友聚餐,平常要交報告不怕來不及嗎?」每天被研究追著跑的我疑惑著問道。
「沒事啊,我們老師基本上只要求期末一篇三千字報告,平時隨便寫份小作業就好。反正還有好幾個禮拜可以拖。」他平淡地回道。
「那你電腦操作不會很辛苦嗎?例如 Excel、PowerPoint?」我問道。
「我只會基本的 Word,而且也只是複製貼上,頂多排一下段落。Excel 試過,覺得好難,就放棄了。」他無奈地笑著。
「真的假的,我每天都要抱著電腦一整天誒。原來文組比理組輕鬆這麼多。」我不禁感嘆著。
Part2:沒有自己的個人電腦
又一次在台日學生交流會上,認識了另外一間有名私立大學外語學系的同學。
「外文系是不是需要寫很多小論文?」我問著。
「還好誒,平時也沒什麼作業。通常都用學校電腦就寫完了」她回答我。
「用學校電腦?你沒有自己的個人電腦嗎?」我驚訝地問著。
「沒有誒,現在很多事情用手機就能解決了,系上的大家也很少人有自己的電腦。」她習以為常地說著。
「在台灣,就算文組的學生大部分都會有自己的電腦,很難想像沒有電腦的生活。」我喃喃自語。
「如果是期中期末時期,學校的電腦太多人用,就會用家裡家人公用的電腦。」她補充著。
「好難想像這時代還有人沒有個人電腦的情況。」我心裡默默想著。
後來我才知道,其實許多文組學生,比起課堂知識,他們更注重參加活動培養交際能力,或是去考證照來增加自己的競爭力。所以,也不能以偏概全說文組許生都在玩,有上進心的學生,會用其他方法去增進自己能力。
文科理科出路大不同?
有句話說:「日本還是文組至上。」從整體社會分工和薪資狀況來看(下表),許多年收入高的日本大企業往往是新聞傳媒、商社、金融保險、顧問公司等,而這些行業大多招聘文科背景的人才。
因為在日本,企業管理、金融與商業談判等領域非常重「關係」與「社交技巧」,也需要大量語言溝通、文書處理能力。反觀理工領域在日本雖然也很重要,但多半集中在製造業、建設公司等,因此薪資排名不一定名列前茅。
排名 | 公司名稱 | 平均年收入(萬日圓) | 平均年齢(歳) |
---|---|---|---|
1 | 三菱商事 | 約2,090 | 42.7 |
2 | Keyence(基恩斯) | 約2,067 | 35.2 |
3 | Hulic(ヒューリック) | 約1,907 | 38.7 |
4 | 三井物產 | 約1,900 | 42.3 |
5 | 伊藤忠商事 | 約1,823 | 42.3 |
6 | 住友商事 | 約1,809 | 40.8 |
7 | 伊藤忠丸紅鋼鐵 | 約1,808 | 40.3 |
8 | 商船三井 | 約1,741 | 38.5 |
9 | 地主 | 約1,718 | 38.8 |
10 | Disco(ディスコ) | 約1,715 | 40.0 |
不過話說回來,理工生畢業時,如果能夠進入高科技、半導體、AI、研發設計等領域,也有很好的發展前景。尤其有一些前沿科技或新創企業,反倒更需要有專業深度的理工人才,能用「獨特研發能力」來開拓市場。競爭雖然激烈,但一旦拿到不錯的職位,未來發展也相當穩定。尤其是外資IT企業,更是許多外國人來日本後找工作的熱門選擇之一。
排名 | 公司名稱 | 平均年収入(萬日圓) | 平均年齢(歳) |
---|---|---|---|
1 | 日本マイクロソフト株式会社(Microsoft) | 約1,484 | 40.9 |
2 | グーグル合同会社(Google) | 約1,150 | 35.1 |
3 | アマゾンジャパン合同会社(Amazon) | 約956 | 35.8 |
4 | Apple Japan合同会社 | 約678 | 34.4 |
在學長姐們開始跑就活1時,我偶而也參一腳看他們怎麼找工作。
「讀得要死要活,結果還是文科生比較容易拿高薪,父母當然寧可小孩進早稻田、慶應之類的私立名校文科系。」村田學長和長田學長抱怨著。
「唉,我真的有點羨慕那些整天玩樂的文科生,每天喝酒、交友,似乎也沒什麼壓力。」我想起之前跟文組生的對話。
「不過,其實他們找工作競爭更激烈,尤其大公司這麼多文科背景的同學搶著進,就職倍率2很高的。理工科至少能靠積累的專業技術,加上一些資格考,找到對口的職位也不算太糟。」村田學長說道。
「說的好像也是吼,至少我們能用專業找到特定工作換口飯吃。」我贊同著。
「對啊,雖然日系企業確實在招聘時比較偏好『會社交、會談判』的文科生,但也不代表理工科進不去。像你有程式開發的底子,很多新創公司都需要這種人才。」木田學姐補充著。
「而且,其實我們研究室,還可以用學校的『大学推薦』3來直接進入大公司喔!」本田學長補充著。
經過學長們的說明,大致可以用以下的表格表現出兩種找工作的方式,身為一個外國理工生,有學校推薦這種制度真的給我一個強心劑,未來不怕因為語言問題而在日本找不到工作。
項目 | 學校推薦(学校推薦) | 自由應聘(自由応募) |
---|---|---|
定義 | 企業向學校(系、課程、學科或專攻)提供推薦名額,經由學校推薦申請。 | 學生直接向企業申請,無需學校介入。 |
企業關係 | 東工大有長期穩固的企業關係,多為優良企業推薦。 | 不限企業類型,自行申請。 |
申請流程 | 需在學校內申請,由就職指導教員、系主任簽發推薦書。 | 直接向企業申請,無需推薦書(部分企業後期可能要求補交推薦書)。 |
推薦條件 | 需符合企業的能力及適性標準,推薦不保證錄取。 | 申請條件自主,按企業要求準備。 |
內定拒絕 | 內定獲得後原則不得輕易拒絕,維護學校與企業的信任。 | 可自由接受或拒絕內定,但不宜長期保留多內定。 |
申請限制 | 不能同時申請過多推薦,學校內選拔報名受限制。 | 申請企業數和內定辭退無限制。 |
選拔時程 | 通常開始得較晚,配合學校指定時間申請。 | 通常較早開始,可以提前取得內定。 |
推薦書使用 | 必須由學校推薦書支持申請。 | 大多數不需推薦書,部分企業採用後付推薦制度。 |
法規限制 | 無特殊限制。 | 政府禁止強制簽署內定承諾書或後付推薦書,防止「終局恐嚇」。 |
適用範圍 | 主要用於東工大與其企業合作的推薦名額。 | 適用於所有可自由申請的企業職位。 |
主要優勢 | 企業推薦,錄取率較高,樹立學校信譽。 | 自由度高,可根據個人意願申請多個企業。 |
風險 | 內定後不得拒絕,違約風險高。 | 競爭激烈,需自行準備與應對。 |
常見企業類型 | 傳統優良大企業為主。 | 各類企業均可申請,含新興或外資企業。 |
補充機制 | — | 一些企業採用「工作匹配」(ジョブマッチング)機制進行雙向確認。 |
小結
日本確實存在「文理之差」:理工科學生忙碌且社交圈狹窄,生活較為單調;文科生則較自由且生活較輕鬆,但畢業後競爭更加激烈。社會普遍偏重文科,特別是在高薪和大企業領域,不過理工生只要深耕專業,也能取得不錯的工作。
我想說,每個選擇都有優缺點,沒有絕對的好壞。作為理工人,我不後悔自己選擇,雖然過程艱辛,但擁有明確的專業技能是文科生不一定具備的。日本企業越來越需要跨領域、靈活運用科技與創意的人才。
如果對未來迷惘,不妨多做自我定位:想專精一領域?還是享受多面向發展?無論文理,只要努力,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舞台。
註解區
- 就活(しゅうかつ):就職活動的簡寫,中文即為求職活動,是一個系統性的過程,從自我分析、企業研究到選拔準備,旨在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並獲得企業錄取。了解不同類型企業的選拔時程,準備過程中除了掌握基本商務禮儀和良好外表,還需重視心理素質和資訊收集,避免職涯與企業間的錯配,維持積極心態是持續挑戰的動力。 ↩︎
- 就職倍率(しゅうしょくばいりつ):就職倍率是指求職者人數與該職位可招募人數之比,反映了該職位的競爭激烈程度。倍率越高,表示該工作受到越多申請者競爭,錄取難度相對較大;倍率較低則表示競爭較小。這個數據常用來評估企業或行業的就業狀況,幫助學生了解求職市場的競爭情況,做出更合理的職業選擇與準備。 ↩︎
- 大学推薦(せいせん):一般來說,企業會為各大學(或各系所)設置推薦名額。若有學生下定決心/有強烈的入社意願去某企業,可以向負責推薦的教授申請推薦函,經過一些審查,若判斷申請者資質適合此公司職位,則會發放正式推薦函,而該學生在提交推薦函獲得公司內定(offer)後,原則上不得辭退。 ↩︎
相關資源
- 学院、学部・研究科
- 系の選択どうしよう… 教えて先輩!
- 学修コンシェルジュ | 相談窓口 | 在学生の方 – 東京工業大学
- 東京科学大学 | 学部・学科 | 河合塾Kei-Net大学検索システム
- 研究科・学部
- 学部・大学院/教育
- 理系大学生はどのくらい大変なの?理系学部の大変さや就活への影響を徹底解説!
- 「平均年収が高い企業」トップ100社ランキング
- 【2025年最新版】外資系IT企業の年収ランキング!転職を成功させるコツ
- 理系の就活生は必読!「自由応募」と「学校推薦」の違いと注意点5つ
留言區 Feedback